水角位于顺德杏坛镇西马宁河边,但我去的不只是西登,还连带附近环绕着马宁山的马东、马宁、昌教,以至吕地、上地、高赞等诸村落,总之,文脉悠久,依山带水,一路是看不尽的水乡风光。五月二日那天,一大早就下了雨,但我也习惯了出行遇雨,有时这不定是坏事,象到这种水乡,雨中尤有味道。
从中山到杏坛不过个把小时。我有时在想,以家为圆点,一两个小时车程的半径内,还有什么地方可资前往盘桓,老是自以为差不多了,但往往,美景总在无声处。当然,美不美,也看所遇、所想、心情和心境。杏坛镇我是到过的,
逢简村我就去过两回,这次我是有意撇开
逢简,而专看其他,尤其是西马宁河河岸一带的村落。
雨有时下得很大,车窗外一片茫茫,但远处青山的形态还是妩媚可辨,至于溪河,则就在车道的旁边,而河岸边上便是菜畦、蕉林、鱼塘和人家了。有时,一座古朴的拱桥、一处石砌的埠头级、一对露出树顶的镬耳墙,会吸引着我停下车来,掌伞近前探访。通常,一处大的埠头级会是村里的一个中心点,你会看到河边茂密婆娑的老榕,会看到予人休憩的石桌、石凳,还有供奉着社头公(就是土地公公)的小屋。社头公端坐在岸边,照看着世代居住在一河两岸的人家。
雨水打在埠头级的落叶上,又汇进河里,随着垃圾、浮叶,经过支着的渔网、经过湾着的小船,缓缓而去。水是浑浊的,很难想象久久以前,当这些流水还是清澈荡漾的样子时,该会是如何动人的景象。我想至少会有鱼儿、有小虾、有浣衣的农妇、有戏水的孩童。每一条溪流都将汇入西马宁河,而后是西江、是大海、是水边人家谋生和实现梦想的地方。
当创业的人荣归故里,他们会感怀祖先,他们会提携后辈,于是,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祠堂、庙宇和书塾。历经风雨,有些已经不在了,有些还顽强的矗立着,飞翘的凤脊,高高的镬耳墙,镌刻着铭文的夹杆石,无不述说着当年的荣光。在马东渡口、在西登水角,安坐老榕下的小酒铺,眺看烟雨大江,正好追抚今昔。哪怕就是发发呆,也好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