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,我走出地铁16号线新场站,实际上这段铁轨已经是运行在地面上,沿线都可以看到大片的农田。我略略站定,辨认了方向,向前拐了个弯,在申江南路等来一辆公交车,一会,我已来到新场古镇的入口。天空飘落起雨点,我加快了脚步,走在石板街的沿街屋檐下,屋檐很短,其实并不能遮雨,我拉了拉帽沿。街道很安静,只有三两行人。
这一带以前是海边,是产盐的,据说是从老盐场南迁而来,于是就叫“新场”,元代初年,即有盐运衙司驻于此地,是一座因盐而成的镇子。随着盐业的发展,商贩纷至,人口急增,乃至歌楼酒肆,繁华一时。后来因盐场变迁以及战乱等等,最终归于平淡,此亦乃世态常事。与今日同在上海周边的朱家角、枫泾等相比,新场是远没有它们的热闹,但水乡古镇的气息犹存,有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,有古朴简约的石拱桥,有枕水而筑的一溜老民居。
洪福桥大抵算是中心了,我从这里沿着河岸的雨棚走到千秋桥,又从对岸折返,再踏着暮色,顺着新场大街,经过三世二品坊、石笋坊,一直走到南山寺,再返回来,这条长长的石板街,其实没有太多可观赏的,还是洪福桥前后的一段水岸可堪流连。这时已经上灯了,雨点在灯影中不时飘落,不紧不徐。
桥头有一家吴记羊肉店,我走了进去,只有三张桌子,我拣临窗的坐下,让掌柜下一碗白切羊肉面。窗外就是河水,沿河的灯笼都亮了,而洪福桥的另一头,就是第一楼。我遥想着当年汤唯拍李安的《色戒》,就是坐在那里,穿着格子旗袍,娴静婉约,第一楼的门前还挂着她的剧照,只是如今是探春远嫁,我宛然若失。羊肉面到了,我低头吃完,走出了店外。石板都湿了,泛着黯淡的灯影,我穿过狭窄的街道,打上一辆滴滴,往地铁站而去。
2017-09-27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