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鱼腩的壮志

——与大虾同盘。 盘,是考盘,考盘在涧、在阿、在陆. . .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烟雨伊阙  

2005-09-18 00:00:00|  分类: 旅程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  我来到龙门的时候,正一片烟雨朦胧。这倒好,雨声冲淡了喧嚣,雨水稀释了游人,天地落得一片清幽,而雨雾也烘托出吊古怀伤的气氛,教人不必再慢慢蕴酿情绪,立刻就拜谒这千年、或许是三千年的伊阙了。雨,还让我想起老洛阳的铜驼暮雨,或许那才是赏雨的佳处,只是铜驼早就不在了,一千年前,洛阳已经没落。

  “两山对峙,望之若阙,伊水历其间。”果然如此,只是水,比我想象中要宽,山,比我想象中要缓,我没有古人之幸,他们没有这多视角旁扰,自然会比我看得巍然和真切。炀帝登北邙足可直望伊阙,今天可能吗? 说到北邙,也让我怅然,古人尚可“步登北邙坂,遥望洛阳山”,发“洛阳何寂寞,宫室尽烧焚”之叹,而今人在北邙则是什么也望不到了。

  伊河不清也不浊,浩浩湘湘,往北流去。这条河实在太老了,以至它每一掬水都融入了太多的历史人文,使我一时无法都厘清与忆及,我只想起在前面不远处与洛河交汇的地方,子建遇上了洛神,那邂逅,若即若离,一瞥惊鸿。

  龙门大桥就在山前横跨两岸,或者应该拆去,让那壮美龙门山色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,再无阻隔。但我也不得不承认,这座桥竟是如此是古朴雄壮,可能已是不幸中之最可幸的结果了。

  河边的柳荫饱含了雨水,一一低垂着,隔河远远望向东山的白园与香山寺,瓦脊飞檐正掩藏于一片迷朦之中。 那里埋葬着一个伟大的诗人,“空山寂静老夫闲,伴鸟随云往复还。家酝满瓶书满架,半移生计入香山”,于是“江州司马”就成了“香山居士”,北邙也少了一丘官冢,而伊阙则又多了一缕诗魂,大唐的诗魂。

  与之相对的是大唐的微笑,就在河的对岸,那里端坐着伟大的卢舍那。在仰观大佛之前,我们有着足够的铺垫,近一公里长的西山山壁两千窟龛十万造像,启凿于北魏,嗣后隋唐五代,断续营造五百余年,古阳、宾阳、莲花、万佛诸洞足让游者赞叹徘徊,心澜起伏,而至奉先寺,乃将一切推向极至,夺人心魄。

  走上步级,刹那间,卢舍那在头顶展现了,你一下子屏住了呼吸,看那雍容,看那大度,看那慈怀,你看她的衣带,看她的线条,你细看!你细看她的微笑,你细看她的眼睛,你拜服了,你归于宁静,归于人仁。我呢,我仰着头,由着雨水顺着倾侧的伞檐往下滴,滴入了我的衣领,我想起四个字:大美无言。

  一千年过去了,卢舍那就这样端坐在龙门的山上微笑永恒,身边是追随着她的弟子、菩萨、天王和力士。洛阳的荣光其实是属于再上一个千年,甚至二千年的,卢舍那只是凝固住了它最后的一刹的辉煌,却立成永恒。 远处的漫水桥,在雨雾中伫立伊河,瘦长孤寂,桥下的河水缓缓而流,不息不止,就有如那古老的沧桑岁月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