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鱼腩的壮志

——与大虾同盘。 盘,是考盘,考盘在涧、在阿、在陆. . .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白发杨美  

2005-03-11 00:00:00|  分类: 旅程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上一篇:远寻梅——(八)人境
下一篇:散发河内



  我从临江街出来,在牌坊前石阶上站定,长吸了一口气,好江色!灰蒙阴沉的天幕下,眼前一湾江水淡然而过,寒沙浅流,芦叶汀洲,三两渔船泊定在脚下岸边。高耸、清冷的埠台上,有一卖货老妪寂寂坐在地上,腰弯得很低、很低,似在做针线。风吹过,带起了落叶,昨夜只睡了半宵,我满目倦意。

  这就是千年的古渡?这就是徐霞客笔下比诸阳朔、建溪的杨美江石?这就是尽夜有商船货舟穿梭其中熙熙攘攘的贾埠码头?江水自是无声,石阶亦早非旧时的石阶,惟有那苍垂的古榕或可追忆那昔日的浮华了。眼前这条江,左江,静静东去,很快便与右江交汇,那时它会叫做邕江,它淌过南宁,它昼夜不舍,又成长为郁江、浔江而至西江,在奔进大海之前,它流淌过的地方,是我的家乡!

  江之头、江之尾,我回忆着一首古诗。

  在三角市,有位老妇人在卖甘蔗,我记起已到旧历十月了,是啊,刚才一路来时原野上尽是甘蔗林,久违的大片大片的甘蔗林!已经在砍获了,我不知道还有哪种作物的收获会比甘蔗更辛劳,汗水总与甜蜜相交溢。我向老妇人买了半根,是黑皮果蔗,老太边帮我削皮,边自个儿用白话说着,若是长虫了就给我换一根。果真是有一点儿生虫了,结果稍稍削深了点,老太少收了我两毛钱。

  旁边,一位卖水果的妇女在用高粱秸编小扫把,面前的筲箕里已放了好些编好的,很是精致,我问她扫把这么小,还能扫吗?她笑着说,可以啊,能扫霉嘛!我醒悟,不禁莞尔,只是想到还有许多的路要走,带着占地方的东西会不方便,不然倒是很愿意帮儭她一下的。

  我沿着石板路,也有的改了水泥而中间保留着卵石的,慢慢走去。房子或者古老,但平淡,许多的小池塘,许多的牛车,更多的屋前屋后的大陶缸,是在腌泡菜。是啊,杨美是出好酱油、好咸菜地方,闻名于百里乡间,但此刻腌缸里的颜色和气味,却远不能让人愉快,所谓莫问出身,世间的许多物事,大都如此。

  在一堵墙根下,闲坐着几个妇女,面前竹丛边上卧着一根古老而粗大的木桩,里面经已掏空,外头套着铁箍,我问一位大嫂,是油槽吗?大嫂响亮的答我,是以前榨油的,现在都不用了。我比划着说,那时里头应该还有一根芯槌吧?大嫂点着头,唠叨着,榨生油、榨豆油…。远处,一位老人独自呆坐阶前,闻响转过头来,却没有作声,只是看着,良久、良久。

  我又回到了江边,看了一会摆渡,晾挂着的渔网吹起又垂落,我打了个寒颤,天色更阴沉了。一个汉子挑着刚下的蕉梳漠然走过,埠台上,那位老妪依旧弯身象摸索着什么,衬着天幕,几成剪影。……

  注: 杨美古镇,南宁西三十余公里,二运对面(华强路198号)院子里有专线车,行程近两小时(中途要过渡),返程尾班车4点。周六日临江路码头有游船前往,可顺览邕、左江景,时间不详。

  2003-11-09

  
.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49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